本篇文章1182字,讀完約3分鐘

在禹王臺區(qū)繁塔事務所禹東社區(qū),大家對馬冬梅和她的家庭贊不絕口。 他們是管區(qū)居民的學習榜樣,是社區(qū)最美的家庭。

今年53歲的馬冬梅是禹王臺區(qū)繁塔辦事處禹東社區(qū)黨支部副書記。 有11年黨齡的馬冬梅,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勤勤懇懇、嚴以律己、不計得失,讓領導放心,讓居民群眾滿意。 她和丈夫郭玉亮結婚20年來,相互尊敬如瓶,相互關心,孝順父母,愛孩子,有一個幸福、和諧、幸福的家庭。

2000年9月,馬冬梅當選為社區(qū)干部,15年內連續(xù)10年為禹王臺區(qū)人大代表,2003年當選為市婦聯先進職工、市社區(qū)優(yōu)秀黨員、區(qū)先進社區(qū)職工。 她踏踏實實地工作,把社區(qū)看成自己的家,加班沒有報酬也不抱怨。 在她的推動下,社區(qū)的各項目標任務完成得很好,社區(qū)工作人員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和獎勵。 熟悉社區(qū)一草一木的馬冬梅被領導和同事親切地稱為社區(qū)生存地圖。

馬冬梅作為基層員工,事情多、任務重、沒有時間照顧家庭,家庭的重擔大部分落在丈夫郭玉亮的肩上。 但是丈夫沒有怨言,默默支持妻子的工作,尊敬老年人,承擔著教育孩子的責任。

郭玉亮在家做飯總是計算時間,爭取孩子和妻子一回家就吃好吃的菜。 他不僅重視兒子的學習成績,也重視培養(yǎng)兒子的獨立生活、學習能力,鼓勵兒子勤奮學習,禮貌待人,與學校老師溝通,了解和關心兒子的成長情況。 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雖然不值一提,但卻像催化劑一樣讓他們家人的感情越來越融洽,越來越平和,生活越來越有趣。 28年來,郭玉亮以自己的努力、寬容和善良的心,維持著家庭的幸福。

馬冬梅知道丈夫的辛苦,即使有一點空閑她也沒空休息,總是想幫丈夫辦案。 2004年,公公因癌癥住院兩周。 這個時候,老人非常需要兒子和媳婦的陪伴。 馬冬梅的工作本來就很忙,她也沒有抱怨過,因為工作忙而不負責照顧老人。 老人出院后,馬冬梅把公公接回家休養(yǎng)。 公公不能自己生活,吃飯和大便都受要人幫助。 馬冬梅為公公細心飲用,盡量在上班前請老人吃飯。 晚上,馬冬梅又不在意身體疲勞,為老人洗腳,擦身體。

在她和丈夫的精心照顧下,老人沒受什么痛苦,最后悄悄地離開了人世。

和諧幸福的家庭,給孩子創(chuàng)造了快樂的成長環(huán)境。 馬冬梅的兒子從小就很有禮貌,尊重長輩,遵守紀律,在學校是好學生,在家是好兒子,好孫子,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BMW4s店的高級技師,多次在技術比武上取得好成績。

無論是公司呼吁愛心捐贈,還是同事鄰居有困難,這個家庭的所有成員都是懷著愛心寄出的。 在汶川地震、冰雪災害、雅安地震等捐贈活動中,馬冬梅一家達到了7000元。

馬冬梅夫婦都是以助人為樂的人,受到鄰里的信任和尊敬。 有一次,走廊旁邊的房子漏水,滲進了樓下,但旁邊的房子沒人。 馬冬梅夫婦打了很多電話,終于找到了鄰居家,馬上開門。 然后,兩人又一起幫忙拖排水,不花更多的損失,通過信息表達的協調,解決了漏水引起的鄰里糾紛,贊揚了大眾。

標題:““社區(qū)活地圖”馬冬梅和她的丈夫”

地址:http://www.nickbaillie.com/kfxw/13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