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GC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虛假信息的傳播手段日益精密,尤其是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案件頻發(fā),給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為了應對這一挑戰(zhàn),智護防騙項目應運而生。2025年1月10日至2月10日,“智護防騙”調研團成員陸續(xù)前往了無棣縣新型犯罪研究作戰(zhàn)中心、商洛市星程養(yǎng)老陪護管家、樂村淘、黎明經濟保險有限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等,與公安機關工作人員、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科技公司縣官人員、與老人面對面進行了深入交流,實地了解真實需求,探討如何更有效地通過科技手段幫助老年人識別AI生成內容,防范詐騙。

公安機關工作人員指出,當前最高發(fā)的詐騙案件主要集中在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群體,尤其是涉及貸款、刷單、冒充客服等類型的詐騙。相比之下,老年人受騙的手段則更多集中在“鄉(xiāng)村振興補助”、“購物優(yōu)惠”等看似合法的活動中。然而,隨著AI技術的普及,老年人面臨的詐騙手段也在不斷升級,如AI換臉冒充親人、AI合成音頻冒充朋友等新型詐騙手段,給老年人帶來了極大的困擾。此外,網絡上泛濫的虛假“科普”內容也對老年人的認知構成了重大威脅。這些虛假信息中,不乏由AI生成的誤導性內容,它們打著科普的幌子,傳播錯誤的知識和觀念,誘使老年人對虛假信息深信不疑,進一步加劇了信息誤導的風險。

在與保險公司相關人員的交流中,團隊成員了解到,老年人被詐騙的相關事故在保險公司處理的案件中占有一定比例。雖然具體數(shù)據(jù)因地區(qū)而異,但老年人群體由于對新技術缺乏了解,判斷力相對較弱,往往成為詐騙分子的主要目標。尤其是近年來,隨著AI技術的濫用,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手段更加隱蔽和復雜,老年人面臨的詐騙風險不容忽視。

在樂村淘農產品電商基地,調研團隊成員與多位從事電商業(yè)務的老年人進行了面對面交流。調研團成員向老年人介紹了AI詐騙的背景和危害,并通過播放AI生成的視頻和圖片,讓老人通過自身判斷與APP科學分析的對比直觀感受AIGC技術的“以假亂真”。調研團成員邀請老年人試用團隊開發(fā)的防騙APP。老年人紛紛反饋,APP內包含豐富的防騙知識和案例分析,見識到了AIGC的可怕,希望今后可以通過團隊研發(fā)APP風險預警功能識別詐騙。同時,他們也向團隊成員提出建議,希望APP界面能更加簡潔,操作步驟能進一步簡化,以便老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團隊還采訪了星程養(yǎng)老陪護管家的工作人員,了解他們在照護老年人過程中遇到的詐騙案例及應對方式。工作人員表示,近年來,老年人因虛假視頻、偽造語音詐騙而遭受經濟損失的案例有所增加,現(xiàn)有的防騙手段難以應對日益精細化的AI詐騙。針對反詐App,工作人員認為其對老年人有較強的輔助作用,但建議進一步優(yōu)化用戶體驗,如增加“親屬端”功能,以便家屬能夠在老年人接觸疑似詐騙信息時收到提醒,及時提供幫助。

面對AI技術帶來的挑戰(zhàn),智護防騙項目團隊提出了“以技術之力,化解技術之困”的理念。通過開發(fā)專為老年人設計的AI生成內容識別產品,團隊希望能夠幫助老年人有效識別虛假信息,降低受騙風險。同時,團隊還計劃通過普及AI生成內容的相關知識,提升老年人及其親屬的自我保護意識與辨識能力。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反詐工作也需要與時俱進,科技手段將成為未來反詐工作的重要支撐。

本次寒假線下調研不僅讓團隊成員深入了解了當前老年人面臨的詐騙風險,也為項目的進一步優(yōu)化提供了寶貴的建議。通過科技手段幫助老年人識別虛假信息,防范詐騙,不僅是社會的責任,也是科技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未來,智護防騙調研團成員將繼續(xù)與公安機關、科技公司等各方合作,力爭共同為老年人筑起一道堅實的防騙屏障,守護他們的財產安全與生活安寧。


心靈雞湯:

標題:山東大學“智護防騙”調研團寒假社會實踐線下調研圓滿完成

地址:http://www.nickbaillie.com/kfxw/70461.html